
身為早餐吃飯糰推廣大使 (自己封的),終於作出第一個手捏三角御飯糰影片惹(灑花) !!
我們家周一到週五內大概有2-3天早餐是吃米食的,飯糰、米漢堡、茶泡飯等等,不過最常吃的還是飯糰,因為我覺得作日式飯糰給小孩當早餐是個省時省力的選擇 🤓。

手捏三角御飯糰的小撇步
以前我都是用模具壓三角造型的御飯糰,每次要洗模具有點懶,有時還得出動保鮮膜幫忙。
但手捏的要靠運氣有時很容易散開。後來經驗累積久了,也看了幾本飯糰食譜書,終於抓住訣竅,用手捏的得一點也不輸模具壓的喔,而且不用保鮮膜 !!
現在把心得分享給大家 :
1.米最好選擇黏性比較高的粳米
如果你用泰國米來做飯糰,那米粒散開就是注定的悲劇。
還有,如果是剛剛才煮好的飯,要放涼後再來作飯糰。可以像下圖,把要用的份量盛出,用飯匙撥一撥加速降溫。

2.捏飯糰前雙手要稍微沾濕
讓手稍微濕潤就可以,目的在讓飯粒不會黏在手上。水也不能沾太多,否則飯會過濕。
有的食譜說,用來沾溼雙手的水要加鹽,或是雙手要抹一點鹽,目的都在於(1)調味,(2)避免食物腐壞。
因為我家的飯糰都是現作先吃,沒有久放,所以水裡面我都沒有另外加鹽。
3.混拌入飯糰內的食材,儘量把體積變小
譬如鮭魚就盡量弄細碎,要放青菜就儘量切碎,加熱狗或是培根也是盡量切小,不然飯糰捏好也是會很容易散開。
說真的喲,如果是要放進大塊有口感的餡料,大概就需要保鮮膜或模具的幫忙。
手捏三角御飯糰的步驟
1.把手沾濕。
2.米飯先捏成一個球型
飯量多寡控制球型的大小,先捏成球型,盡可能把飯糰捏緊、排除空隙,等下才捏成三角。
米飯的量可依個人手掌大小作調整。因為是要用手捏合米飯,如果米飯量太少、兩手不好施力,若米飯量多到兩手不能緊緊包覆,飯糰捏好也是會很容易散開。

3.雙手並用捏成三角
接著右手虎口保持V字型,去捏壓塑出三角飯糰的邊,同時用左手拇指下方的肌肉按壓飯糰,讓飯糰變平整,也可以調整飯糰的高度(下圖)。
4.飯糰翻面後,重複上述的動作。
看,飯糰的線條是不是很明顯? 表面是不是很平整 (自己誇)
手捏三角御飯糰的影片請看下面 :
御飯糰口味的變化
1.餡料 : 飯糰多種變化,首先是不同餡料的變化,單純鹽味的、常見的鮭魚、鮪魚、鯖魚飯糰,紫酥梅、顏崑不
2.外表 : 再來是外表的變化,包海苔的飯糰就有不同包法,還有包豆皮的、有上面塗各式抹醬的,如明太子抹醬。還可以把材料放在三角飯糰上,像這個富士山飯糰,上面就放了玉子燒。
3.形狀 : 最後,也可以在形狀上作變化,最簡單就是捏成圓球,再來就是那種像三明治那樣的免捏飯糰,進階一點就是三角御飯糰。
最高階的大概就是造型飯糰,IG上好多造型飯糰達人,譬如@rumi_hsu作的彼得兔,@ilisa_liu的各種卡通造型飯糰,每次看著他們的照片不只流口水,視覺上也是一種享受,不斷的驚歎他們的手藝太厲害了!!
以上就是今天的食譜整理,歡迎大家跟我交換心得,有任何建議與補充也都可以留言窩 !!
喜歡我的文章記得按下面的訂閱,以及追蹤我的IG: 偽時尚料理部落格的IG帳號 。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,請幫忙分享、轉發給需要的朋友!
我們下次見~~
Thank you for stopping by !! – Claire

如何手捏三角御飯糰 (韓式泡菜口味)
【工具】
- 飯匙
- 調理缽盆
- 雙手
【材料】
- 2 碗 白飯 - 煮好的
- 適量 韓式泡菜 - 要切碎
- 1 大匙 麻油
- 適量 鹽
- 適量 白芝麻
- 適量 起司 - 要選遇熱會融化的種類
【做法】
- 白飯、切碎的泡菜 、白芝麻、麻油一起攪拌均勻。試一下味道,如果不夠鹹再加一點鹽。
- 雙手沾濕
- 如果要作爆漿起司飯糰,先取一點飯鋪在左手上,飯中間壓出一個凹洞,放進起司後,用周圍的飯把起司包覆起來,壓緊。(要確定米飯有把起司完整包覆進去,不夠的話可以再取一些飯蓋住起司,否則等下加熱會起司流出)
- 先捏成球型,在這個步驟盡可能把飯糰捏緊、排除空隙。
- 接著右手虎口保持V字型,去捏壓塑出三角飯糰的邊,同時用左手拇指下方的肌肉按壓飯糰,讓飯糰變平整,也可以調整飯糰的高度。
- 飯糰翻面後,重複上一個的動作。
- 因為有起司一定要有加熱動作才會爆漿,飯糰可以用氣炸鍋170-180度烤6-8分鐘,或是直接上平底鍋煎。(如果不是作韓式泡菜飯糰,我會塗醬油去烤飯糰)
- 烤好的飯糰包上海苔,要趁熱吃掉才有爆漿起司喔~~